运城市博物馆,是一扇推开便能触摸河东文明的窗。这里静静陈列着远古遗迹的斑驳、商周青铜的沉光、秦汉陶俑的姿态、唐宋书画的墨香,每一件文物都在低声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沧桑过往与深厚积淀。关公文化里流淌的忠义仁勇,古代盐业中凝结的生存智慧,更在展陈中变得鲜活可感,让人一踏入便沉醉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璀璨星河。

7月19日,我院“河东文蕴薪火相传”社会实践小分队走进这座文化殿堂,以一场沉浸式的探寻开启了2025年暑期“三下乡”实践活动。队员们循着历史的脉络缓步前行,目光掠过文物上的纹路,仿佛能听见千年前的故事在耳畔回响——那些先辈的智慧与精神,正通过这些沉默的见证者,悄悄与年轻的心灵产生共鸣。
参观结束时,队员们齐聚馆前,以歌为礼致敬这片土地的文明。悠扬的《你是清风》在空气中流淌,每一个音符都盛满了对河东文化的崇敬,每一段旋律都跳动着传承的热忱。歌声落定,张怡洁同学走上前,眼中闪烁着感动的光:“博物馆里的一器一物,都是历史的刻度。这次行走让我们真切触摸到了河东文化的根与魂,未来,我们要做那传递文脉的‘小火苗’,让千年底蕴在新时代继续燎原。”
0

走出博物馆,队员们心中的文化种子已悄然萌发。此次实践不仅让大家循着文物脉络读懂了河东大地的过往,更在心底厚植了文化自信。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化为坚定的信念,年轻的队员们更清晰地懂得:作为新时代青年,唯有做有底蕴、善思考、能传承、肯创新的“文化火种”,才能在个人成长与文化强国的道路上步履铿锵,让河东文脉乃至中华文脉,在代代相传中绽放更耀眼的光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