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学院新闻 > 正文

音乐学院“跃青力行”社会实践队: 走进堆锦艺术,触摸非遗温度

日期:2025年08月11日 作者: 来源: 点击率:

7月25日,山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“跃青力行”社会实践队走进了堆锦博物馆,推开门扉,一幅幅色彩明艳、层次立体的堆锦作品静静陈列。指尖轻触展柜玻璃,仿佛能触到绸缎堆叠的温润质感,耳畔传来讲解员细述的千年技艺故事——这项始于隋唐、盛于明清的传统手工艺,正以博物馆为载体,将丝帛里的匠心与文脉,娓娓道来。

堆锦艺术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,追溯其源,可至唐朝。唐中宗神龙三年(707年),彼时身为临淄王的李隆基就任潞州(今长治市)别驾,他将宫廷里用丝绸制作的堆绢工艺带到了上党地区。宫廷工艺与民间智慧碰撞交融,堆绢流入民间后,经千余年的传承、实践与探索,逐渐发展为如今精巧的堆锦工艺。

博物馆源自明代正统年间的李鸾家族(唐高祖李渊第十一子李元嘉后裔),其堆花技艺通过唐代宫廷艺术与潞州地方文化融合传承至今‌。1915年,第十四至十六代传人创作的“春、夏、秋、冬”四条屏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银奖,为山西最早世界级奖项之一‌。2016年9月28日正式开馆,填补了世界堆锦艺术专题博物馆的空白,馆藏475件/套,包括明末清初的“麻姑献寿”等珍品‌。

在手工艺人的讲述下,我们了解到堆花艺术工艺流程分为:绘图稿、描图纸、刻纸板、絮棉花、剪丝绸、包丝绸、搓纸捻、拨硬折、捏软褶、上色、粘金线、粘毳毛、拼贴丝绸块、组装成型按需装裱。流程多且复杂。

通过讲解,我们了解到堆锦工艺不仅仅丝绸锦缎,有一些作品常使用纸张作为衬料。一方面,它可以用于绘制设计稿,帮助艺人确定图案的轮廓、布局 ;另一方面,在堆贴环节,较硬的卡纸等可以作为基础支撑层,增强作品的立体感和稳定性,像制作立体的花朵、动物造型时,纸张可以提供初步的形状支撑,之后再覆盖丝绸进行精细塑造。

此外还使用棉花和丝绵以及金属材料。棉花丝绵用于填充堆锦作品,塑造物体的立体感和圆润感。金银丝线、金属箔片等金属材料作为点缀物。还可以用来勾勒图案的轮廓、描绘人物的发饰、衣物的花纹等,增加作品的华丽感和精致度。

“瑞鹤呈祥”中使用的是宝石堆锦工艺。宝石堆锦是在传统堆锦工艺基础上,融入宝石元素,极大提升作品华丽感与艺术价值的独特工艺。在宝石堆锦工艺中,会选用钻石、红宝石、蓝宝石、祖母绿等珍贵宝石,以及水晶、玛瑙、碧玺等相对常见但同样绚丽的宝石。这些宝石凭借自身独特的色泽、光泽和透明度,为作品带来丝绸所无法比拟的闪耀质感和视觉冲击力,让堆锦作品从平面走向立体奢华,展现出超凡脱俗的艺术魅力。

八仙作为道教中的神仙,代表着长寿、健康、平安和幸福,他们手中的法宝也象征着各种吉祥和好运。蓝采和的花篮,曹国舅的笏板,何仙姑的荷花,韩湘子的长笛,铁拐李的葫芦,汉钟离的芭蕉扇,张果老的鱼鼓,吕洞宾的宝剑。

最后我们推开门扉,走出了堆锦博物馆,我们在博物馆门前歌唱。将这一幅幅作品刻进脑海的深处。同学纷纷感叹说:“我第一次了解到堆锦,每一幅作品都令我震撼!”“堆锦艺术真的是瑰宝,传承人耗费心血,时间只为打造一副精美的作品,真的是令人敬佩。”


走出堆锦博物馆,阳光洒落肩头,可脑海中那一幅幅精美绝伦的堆锦作品仍挥之不去。非遗堆锦,是丝线与时光交织的绮梦,是一代代匠人匠心的凝聚。如今,这座博物馆不仅是堆锦作品的陈列之所,更是传统技艺传承创新的前沿阵地,是连接过去、现在与未来的文化桥梁 。它让古老的堆锦技艺在新时代熠熠生辉,也让我们坚信,在社会各界对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重视下,堆锦这朵传统艺术的绚丽之花,必将在岁月长河中绽放得愈发璀璨,续写属于它的华彩篇章,为我们的文化宝库不断注入鲜活而深厚的力量。



山西·太原·小店区太榆路339号 音乐舞蹈综合楼二层  
Tel:0351-2051182
Email:sxnuyyxy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