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学院新闻 > 正文

“威风鼓韵·非遗新章”社会实践队:青春解码千年非遗,威风锣鼓万代声扬

日期:2025年08月31日 作者: 来源: 点击率:

晋南锣鼓,作为山西临汾特有传统打击乐,这门艺术以鼓、锣、铙、镲四样简单的乐器,共同奏响了千年风华,如今在临汾市区、霍州、洪洞等地生生不息,流传至今。为了探索晋南锣鼓千年风华的秘密,山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“威风鼓韵·非遗新章”社会实践队在暑假期间走进临汾唐尧锣鼓厂,在张勇老师带领下,深度探寻晋南威风锣鼓的文化密码。

锣鼓的魂,藏在匠人掌心的温度里。队员们静立一旁,看木料渐成鼓腔弧度,听牛皮在阳光下舒展轻响。踏上鼓面时,脚底的柔韧里,是一代代匠人用岁月沉淀的分寸——多一分则紧,少一分则虚,每道工序都是与传统的温柔对话。

“以前总觉得锣鼓就是个乐器,冷冰冰的。今天看老师傅摸着鼓腔那股子认真劲儿,才明白这东西是有活儿的,每一步都藏着讲究呢。”一位队员边说边轻轻碰了碰刚上好的鼓面,眼里带着新鲜的触动。

鼓槌握在手中,便握住了跃动的火焰。在张勇老师独创教法指引下,生涩的手臂渐趋舒展,零散的鼓点汇成洪流。《亚运雄风》响起时,鼓如大地脉动,锣似长空惊雷,年轻手掌与古老乐器碰撞,奏响传统与青春共振的震撼。

泥塑在掌心旋出微型鼓腔,剪纸在指尖剪出扬槌剪影。队员们以创意为笔,将锣鼓的威风凝于方寸:泥土的质朴承托鼓韵,纸张的轻盈勾勒豪情,让传统在巧思里焕发新趣。

这场实践,是一次与非遗脉搏的触碰——它在匠人老茧里,在鼓面磨损处,在每束演奏时的目光里。年轻的心读懂了文化的重量,更愿以青春为炬,为千年锣鼓添一抹新时代的光亮。



山西·太原·小店区太榆路339号 音乐舞蹈综合楼二层  
Tel:0351-2051182
Email:sxnuyyxy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