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学院新闻 > 正文

文脉传薪火,实践悟初心——音乐学院“文脉薪火”社会实践队长治博物馆实践活动启程

日期:2025年09月08日 作者: 来源: 点击率:

7月11日上午,山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“文脉薪火”实践队走进长治博物馆,在青铜器的斑驳绿锈里、在古乐俑的翩跹姿态中,开启了一场“用旋律对话历史”的三下乡社会实践,让千年文脉在青春音符里流转。

活动现场,每个环节都浸润着历史的厚重与探索的热忱。

活动一  文物初识·红色记忆唤醒

展柜里的峥嵘史,讲解中的家国情   “文物初识·红色记忆唤醒”环节,成为沉浸式历史教育的鲜活课堂。展柜中锈迹斑斑的步枪,与讲解员口中“上党战役”的英雄故事交相辉映,队员们凝视枪身弹痕时专注的眼神里,藏着对先烈最质朴的崇敬;复原场景中泛黄的革命家书,配合讲解员声情并茂的朗读,字里行间的家国牵挂与奋斗决心,让红色基因随倾听自然流淌。

活动二  研学问答·思辨与交流

探讨间的智慧火花,互动里的认知升维   研学问答环节则是思考与碰撞的融合。“文物年代竞猜”游戏中,围绕“饕餮纹鼎”的铸造时期展开辩论时,一个个引经据典的激烈讨论场景,让思辨能力在探究中悄然提升;“历史场景还原”任务里,根据出土的农具、陶器推测古人生活场景,从“这可能是用来储存粮食的”到“或许当时已有了分工协作”的推测递进中,队员们在交流中完善认知,分享“解开谜题时的思路”,更让团队研讨的氛围愈发浓厚。

活动三  文创转化·文化传播实践

指尖上的古今对话,创意里的传承新篇   “文创转化·文化传播实践”环节,队员们以博物馆馆藏玉器为灵感设计书签,在勾勒纹样时感受“君子比德于玉”的文化内涵;用数字技术为古老壁画制作动态表情包,在像素重组中让千年图像焕发新活力。当这些融合古今的文创作品被展示时,队员们眼中闪烁的不仅是创作的成就感,更在“让文物活起来”的实践中,埋下了文化传承的种子。  

活动四  乐韵传承·舞艺创新实践

歌声里的古今和鸣,舞步中的文化新韵   “乐韵传承·舞艺创新实践”环节,音乐学院学予以古诗词为词牌谱曲演唱,在旋律流转中领会“诗言志,歌咏言”的文化精髓;将传统民间舞蹈的动作元素融入现代编舞,在肢体舒展中让经典舞姿焕发时代气息。当这些交融古今的歌舞表演呈现时,学子们心中涌动的不仅是演绎的喜悦感,更在“让传统艺术焕发生机”的实践中,播撒了文化传承的希望。

通过本次三下乡博物馆实践活动,志愿者们深刻认识到历史传承的重要性。每个人都应该主动走近文物、倾听历史,从了解一段故事、铭记一份精神做起,守护好我们共同的文化家园。那些青铜器上的斑驳绿锈、家书里的恳切字迹,不只是岁月的痕迹,更是连接过去与当下的纽带。队员们在驻足凝视中渐渐明白,传承是让文物“活”起来——把它们背后的坚韧与智慧讲给更多人听,让这份文化血脉在新时代的土壤里继续生长。




山西·太原·小店区太榆路339号 音乐舞蹈综合楼二层  
Tel:0351-2051182
Email:sxnuyyxy@163.com